πνεῦμα

真正的歌唱是完全不同的呼吸,
它关系着子虚乌有。
是神的内在气息。是风。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导读笔记:关于创造与运动的本源

※ 以下笔记整理自wx公众号 知道人文 《知道经典》课程。

 

◆ metaphysics → 形而上学

 

古希腊语英文转写:meta ta physica

meta:介词,“在……之后”、“超越”

ta:冠词,类似于英语的the

metata physica → after the physics

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安德罗尼科在编完《物理学》这本书后,发现还剩下一些文献,这些文献讨论的主题和《物理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他就把这部分文献命名为meta ta physica:在物理学之后/超物理学。

 

  •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自然事物,如运动变化、时间、空间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 “超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比自然的运动变化更根本、更深邃的东西,是在自然之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就是存在、实体、本质、灵魂、上帝、宇宙整体等。

 

《周易·系辞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器:有形有象的事物。

道:有形有象的事物之上的无形无象的本质、本体。

 

◆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 传统形而上学:世界的根本本质是单纯的,可以用一个单纯的特性来界定。

  • 黑格尔的辩证法:世界的本质是矛盾的,它是由多个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特性构成的矛盾统一体不否认作为一门学科的形而上学,仅否认“孤立”、“片面”、“静止”地思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 马克思的辩证法:继承了黑格尔,但进一步否定了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仅仅成了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孤立片面的思维方式,失去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含义。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重要问题意识:“存在”与“变化”

 

“存在”问题:由巴门尼德提出,针对“自然”问题,是和“自然的运动变化”关联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存在”这个概念就是用来解决“自然的运动变化”问题的。

亚里士多德对“自然”有过一个经典的描述:一切自然事物都在自身之中具有运动和静止的本原。

 

  • 早期自然哲学家:为了保证变化的世界永远存在,必须预设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以作为这个生灭变化的世界得以持续存在的基础,这就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 巴门尼德:批评了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本原概念。

    “存在”     古希腊语英文转写:to on      英语:Being

    Being翻译成中文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存在”,另一个是“是”,这两个含义是相通的,只是汉语中没有一个词同时具备这两个含义。在“S是P”系词/谓述结构中,只有系词“是”是不变的,S和P都是可以改变,都是任意的。把“是”替换成“存在”,则“存在”只能是“存在”,不能变成“非存在”。

    因此,巴门尼德实际上:

    (一)提出了存在的概念,用存在取代了自然哲学家的本原;

    (二)割裂了存在和变化之间的联系,乃至从根本上否定了变化的存在。

  • 巴门尼德之后的希腊哲学家:怎么立足于存在去解释变化,即怎么把存在和变化联系起来。

 

◆ 亚里士多德对巴门尼德存在观的批判:范畴学说

范畴学说:系词/谓述结构中,不同的词承担的谓述功能是不同的,据此,可以把词分为十类,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十种范畴,例如实体、数量、性质、关系等等。在十种范畴中,实体属于主词,其他九种范畴属于宾词,它们都可以归为与实体相对的属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系词/谓述结构中,“是”作为联系S和P的系词,它的含义和S、P是紧密相关的,所以不能把“是”孤立地抽出来,这样得到的只能是一个空洞的“是”的概念。一旦可以把“存在”区分为十种范畴,变化也就可能了,因为所谓的变化,就是在实体基础上属性的改变。

Eg:树叶从绿色变成了黄色 → 作为实体的树叶本身没有改变,只是树叶的属性,也就是颜色改变了。

如此,保证了存在和变化能够同时成立。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作为存在的存在”→ 实体 → 第一实体

根据范畴学说,实体、数量、性质等都是存在者,数量就是“作为数量的存在”,性质就是“作为性质的存在”,但这些都不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只有实体才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因为在十种范畴中,实体位于核心位置,其他九种属性范畴都是围绕着实体范畴的。然而实体不止一个,在繁多的实体中,又可以区分出首要的实体,也就是第一实体形而上学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第一实体。

 

◆ 研究实体的不同道路


  • 范畴学说:亚里士多德根据谓述功能的不同,把系词/谓述结构中的成分分为实体和属性这两大类,分类的标准是:充当主词的是实体范畴,充当谓词的是属性范畴。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还可以运用这个分类标准对实体范畴再次进行区分,有的实体只能作为主词,不能作为谓词,而有的实体则既可以作为主词,也能作为谓词。如果对比“苏格拉底”和“人”这两个实体范畴,就会发现“苏格拉底”是可感的个体,而“人”则是普遍的类。可感个体只能作主词,不能作谓词,所以它是严格意义上的主词,最符合实体的标准,因此就是第一实体

  • 形式-质料学说/形质论:每个事物都可以区分为形式质料两个方面,质料是这个事物的材料,而形式则决定了这个事物的本质,质料是形式的载体。比如一张木桌,它的质料是木头,形式是桌子。如果用形质论来讨论可感个体,可感个体就瓦解了,它被分为了形式和质料,这样一来,可感个体就不再是第一实体了,第一实体的备选项就变成了形式和质料。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论证,亚里士多德认为,比起质料,形式更是第一实体,它表达的是一个事物的普遍本质。

  • 原因学说:把第一实体看作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最高原因和本原。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的最终方案

 

◆ 四因说、目的论与潜能现实学说

  • 运动:

  1. 技艺运动:特指人类制造一个东西的活动,比如我打造一张桌子。

  2. 自然运动:位移运动、生命的生长、读书思考等。

  • 四因说:事物运动的四种原因,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1. 质料因&形式因:质料运动的载体,而形式决定了这个事物通过运动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2. 动力因&目的因:动力因让运动得以开始的初始之物,而目的因则是这个运动要达到的目的

Eg:

技艺运动例子:我要打造一张木桌  木材这个运动的质料因,桌子的形状这个运动的形式因,我这个运动的动力因打造出来的这张桌子本身这个运动的目的因


自然运动例子:一粒种子逐渐长大,长成了一棵苹果树 → 构成这棵树的那些物质材料,比如植物细胞组织,就是质料因这棵树作为一棵苹果树的本质,比如会结苹果,就是形式因。在自然运动里,动力因和目的因是合一的(动力因被归并到了目的因之中,目的因可以作为动力因来起作用),就是一个事物最完满的存在状态,即“善”。

 

  • 四因说 → 目的论

  1. 如前所述,动力因可被归并到目的因之中。

  2. 形式因也可归至目的因中。形式因指的是一个事物的本质,而一个事物的本质,只有在一个事物最完满的存在状态中才能体现出来。

  3. 质料因虽然不能被归并到目的因之中,但却可以被目的因所统摄,因为质料是实现目的所需要用到的材料,所以这个材料也是被目的所决定的。

  • 潜能现实学说:更完美地处理了质料因与目的因的关系,它把现实理解为已经实现了的目的,把潜能理解为尚未实现的目的,而这个尚未实现的目的,就潜藏在质料之中,质料就是目的的潜在状态。这样一来,质料与目的之间就具有了更加内在和紧密的联系,即实现关系从潜能到现实的实现过程,其实就是运动。亚里士多德对运动的定义就是:“潜能作为潜能的完全实现。”

 

◆ 从运动到存在:第一推动者→ 第一实体 → “神圣的思想”/“思想思想的思想”/“自己思想自己的思想”/ “思想之神”

  • 作为运动第一因的实体的特征:

  1. 本身是不运动的,因此又被称为不动(没有运动的潜能,因此并非有运动潜能的“静止”)的推动者

  2. 是没有质料的,它是纯粹的形式。

  3. 作为目的推动宇宙万物运动。对于古希腊人来说,目的的一个很重要的含义就是一个事物完满的存在状态,就是善,那么整个宇宙的最终目的,就是至善,就是整个宇宙的完满存在。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在存在上都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们都是会运动变化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事物会运动变化,就说明这个事物还不够完满,因为运动变化中包含了“非存在”的因素,只有那个第一实体,才是完满的、绝对的、永恒的存在,也由此,其保证了宇宙整体的永恒存在。

亚里士多德认为,“神圣的思想”就是第一推动者这个思想把自己作为思想的对象,持续不断地在进行着思想的活动,所以又叫作“思想思想的思想”“自己思想自己的思想”。这个神圣的思想,就是,当然,它不同于基督教的上帝,它是没有人格的,只是一个纯粹的思想活动,这是哲学家心目中的神。后来黑格尔说的绝对精神,很大程度上就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思想之神”的内涵。

 

至此便抵达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终点。现在可以来回答形而上学一直在追问的存在问题了:真正的存在,就是这个永恒地思想着自己的神,它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作为宇宙的终极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使宇宙万物运动,并保证着宇宙万物的存在。

 

这门学科发端于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和柏拉图,正式开创于亚里士多德,集大成于黑格尔,最终在现代哲学家,例如尼采、海德格尔那里,走向了终结。如果说,哲学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核心和基础,那么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的核心和基础,它是人类文明皇冠上的明珠。

 

◆ 进阶指南

 

1.《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著,李真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物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张竹明 译,商务印书馆,2016

3.《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聂敏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 译,商务印书馆,1960

5.《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发展和结构》,劳埃德著,人民出版社,2019

 

※ 《形而上学》和《物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形而上学》的主题“存在”,就是为了回应《物理学》中的“运动变化”的问题的。所以,先熟悉《物理学》,是研读《形而上学》的必要准备,特别是《物理学》中第二卷关于自然、四因说,第三卷关于运动,第八卷关于第一推动者的讨论,第八卷的第一推动者问题和《形而上学》第十二卷有着直接的联系。《形而上学》第十二卷讨论思想之神的部分还可以对照参考《论灵魂》第三卷关于主动努斯和被动努斯的讨论。

评论
热度(49)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πνεῦμα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