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νεῦμα

真正的歌唱是完全不同的呼吸,
它关系着子虚乌有。
是神的内在气息。是风。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读笔记

※ 论加班摸鱼可以干什么……但是……救命,我想回去睡觉……低效甚至无效加班我真的会谢……

 

※ 以下笔记整理自wx公众号知道人文《知道经典》课程。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从黑格尔哲学那里学到了很多,但也对黑格尔庞大的理性体系十分不满,认为这个理性体系遗忘了个人最内在的生存体验,他这样说:“黑格尔建立的体系宛如一个人营造了巨大的宫殿,自己却侧身在旁边的一间小仓房里,他并不居住在自己营造的系统结构里面。”

 

马克思就说过:“《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

 

20世纪有一个哲学流派叫现象学,这个流派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和他的学生海德格尔开启,是一种通过纯粹意识来描述现象的方法。但黑格尔的现象学更像是一个真理显现的过程

那为什么真理和现象相关呢?一般来说,我们说“真理”的时候,一定假定了“假象”的存在,现象学最早就是和“假象”联系在一起的。“现象学”这个词最早由哲学家朗贝尔特提出,朗贝尔特认为现象学的目的就在于将假象的种类系统化,借以避免错误,认识真理。黑格尔认为在人的意识所能理解的范围内,错误和真理是混杂在一起,所以他要通过现象学的方式将真理从假象中拯救出来。

 

◆ 意识的运动

 

阅读《精神现象学》,就是在攀爬一座名为人类意识发展史的山峰:《精神现象学》描述的是人类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先后转化和过渡,是意识的运动,是一种对意识的动态分析。

 

意识的发展运动过程很复杂,简单来说,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个人的意识发展史;第二阶段是人类社会意识发展史;第三阶段是绝对知识。

 

◆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也就是意识、自我意识和理性。

 

· 意识

 

这里的意识可被称作狭义的意识,它还可以继续往下细分为三个更小的阶段,分别是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

 

感性确定性是一种对对象的直接意识,我能说出的仅仅是,有一个对象,或者说,这一个东西存在着,至于这个东西更具体的细节,比如它是什么,有什么属性,和其他事物之间是什么关系,我都不知道,我知道的仅仅是:这一个东西存在着。所以,感性确定性只知道两件事:第一,它意识到的是一个个别的对象;第二,这个个别的对象存在着。它的标志用语就是“这一个”。

但是,在“这一个”这个词中,其实隐含着“普遍”-“个别”这两个层次,“普遍”的层次统摄着“个别”这个层次。一旦感性确定性意识到这点,它就不再是感性确定性了,而升级成了知觉

知觉这种新的意识形态里,原来的“普遍-个别”的结构,也就更具体地体现为“物体-属性”的结构,所以知觉所认识的对象,也就不再是空泛的“这一个”,而是具体的、有着多种属性的“物”,物体的物。

“物体-属性”这个结构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和“多”的结构,而且,这个“一”和“多”还是彼此渗透、相互作用的。一旦知觉意识到这点,它就不再是知觉,而变成了知性

知性这种新的意识形态里,原来的“一”和“多”的结构,就变成了“自为存在”和“为他存在”的结构。“自为存在”和“为他存在”,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对独特概念,含义很复杂,简单来说,它表述的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相互作用有一个形象的体现,就是物理学中的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力就完美地体现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更进一步,力和规律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在牛顿物理学中,大部分的运动规律,都是用力来表达的。甚至可以说,当发现了某个现象背后的力的关系时,也就发现了这个现象的规律。

和力、规律这两个概念相关的还有一对范畴,就是本质和现象。现象是表面的东西,而本质则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东西。这个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其实往往就是这个现象的规律,因为现象是可见的,而规律则是不可见的。此外,现象是纷繁多样的,而规律则具有概括性、统一性。这样一来,力和规律,就是隐藏在纷繁现象背后的统一本质。


· 自我意识

 

本质和现象其实是统一的,因为本质就表现为现象,离开了现象,本质就是虚无,反之,离开了本质,现象也不存在。本质和现象的这个统一体,黑格尔把它叫作“无限性”

黑格尔认为,很多人都误解了无限性,以为无限就是和有限相对的,是对有限的否定。但是,如果无限是和有限相对的,那就说明无限有一个对立面,它被有限所限制,这样一来,就不是无限,而是和有限相对的另一种有限了。真正的无限性,不是对有限的否定,而是把有限给包括在自身之中,换句话说,真正的无限的要义在于,它是对一切对立的克服,不过,克服对立不是要取消对立,而是说,即便在对立面那里,它也是它自己。一旦知性意识到了无限性,它就不再是知性,而升级成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和狭义的意识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呢?区别在于,狭义意识始终认为,自己和自己的对象是对立的,自己不是对象,对象不是自己,但是到了自我意识这里,它开始意识到,自己就是对象,对象就是自己,这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把自己作为对象的意识,自己和对象是直接同一的。

为什么会有从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这个飞跃?就是因为认识到了无限性。无限性是对一切对立的克服,那么当意识认识到了无限性时,它首先就克服了自己和对象的对立,认识到自己和对象是统一的,于是就升级成了自我意识。

 

· 理性

 

但在自我意识这里,意识和对象只是刚开始实现统一,还没有完全实现统一,这个时候在意识这里,其实出现了一对新的矛盾,就是:意识发现自己和对象既是一致的,又是不一致的。这对矛盾推动着意识后面的运动,只有到了绝对知识那里,意识和对象才实现了完全的统一。

意识和对象存在既一致又不一致的矛盾,首先就体现为人对他人的意识。我们一方面知道,他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很清楚地意识到,他人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自己,否则在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存在这么多的冲突了,人与人斗争的实质就是自我意识的斗争。

人与人斗争的结果就是产生出了主人和奴隶的分别,但是主人和奴隶又会相互转化。黑格尔认为,真正产生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其实是奴隶意识,比如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三种精神形态——怀疑主义、斯多亚主义和苦恼意识——都是奴隶意识的产物。苦恼意识是自我意识的最后一个阶段,它代表的是早期基督徒的意识,它把上帝作为普遍本质放在彼岸,与作为个体的自己相对立,通过否定自己来肯定上帝,希望借此来实现与上帝的统一。只有当苦恼意识认识到,借助理性,个体和普遍本质是可以统一的,才能克服自己与上帝、此岸与彼岸的分裂,这时,自我意识就升级成了理性。

 

· 第一阶段总结

 

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个人意识的发展过程,从意识到自我意识再到理性的过程。在这里,可以看出黑格尔哲学的两条规律:

第一,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意识在内部不断意识到自身的过程,所以概念成为了整个辩证法的最关键部分,意识的发展其实就是要认识到概念的发展。

第二,辩证发展是一个在内部不断扬弃自身的过程,意识最终都是通过不断否定才能过渡到下一阶段,但是这个否定不是发生在外部,而是发生在意识的内部。

 

总的来说,当个体意识发展到理性的阶段,基本上就实现了特殊与普遍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意识也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了“理性即实在,实在即理性”

 

◆ 第二阶段

 

当个人意识发展到了尽头的时候,意识只是在个体层面发展完全,这个时候,个人意识还要进入到社会意识中。在社会中,人不可能是一个个原子,而是要通过与其他个体交往,而形成规范与结构,在这种社会关系里面生活。这就是社会意识的发展阶段,黑格尔把这个过程又分成了三大阶段,分别是伦理教养道德

 

· 伦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靠一种伦理来维持,这是一种天然的本性。黑格尔就把古希腊城邦理想化,把古希腊城邦当成是伦理阶段的代表。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家庭与国家的矛盾,这是因为家庭奉行伦理规则,而国家要靠暴力和法律来维系。

 

· 教养

 

在黑格尔看来,在伦理阶段的末期,整个社会会一分为二,一方面是掌握法权的主体,也就是统治者,另一方面是原子式的个人。在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就会从伦理阶段过渡到教养阶段,在黑格尔的历史观里,这个过程对应的是罗马帝国到中世纪这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和精神已经不再像伦理阶段一样是统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融洽的,反而是不可协调的。用康德的话来说,这个时候的人处在一种“反社会的社会化”阶段,原本的伦理被打破之后,人们要追求的就是自己的私利,但是自己的利益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在黑格尔看来,这个时候,人们都是一群有教养的强盗。

 

· 道德

 

在教养阶段的末期,开始出现国家权力的扩大与财富的集中的现象,这个历史时期被黑格尔对应为早期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这个时候,人们有两个选择,一种是对财富和权力采取迎合的态度,另一种是轻视和否定权力,这样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到了分裂之中。分裂的意识就必然会导向革命,而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就开始登场了,人们开始向往自由、平等、博爱,再也受不了异化的社会了。

 

最终,社会意识就从教养阶段过渡到了道德阶段,在道德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不平等的、你争我夺的阶段,而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自我确定的阶段。道德阶段是一个将伦理阶段和教养阶段结合在一起的更高的阶段,人不再像古希腊一样只知道伦理而不知道个人,也不再像罗马帝国到早期近代的人只知道个人利益而不懂得伦理,法国大革命开创的就是这样一个建立在个人理性之上的道德社会,这个时候,人们最为珍视的就是自由和平等。在这个道德阶段,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分裂再次得到了统一,不过这个阶段的统一不再是个人意识内部的辩证统一,而是整个社会的分裂都得到了统一,人与人交往的平等与尊重也得到实现。

 

◆ 第二阶段

 

· 宗教

 

那统一了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之后,意识就走到了自己的顶峰,达到了自己的圆满吗?不是这样的,在黑格尔看来,意识接下来还要从有限的人类世界过渡到无限的宗教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去弥合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统一。

黑格尔把宗教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就是自然宗教艺术宗教天启宗教

 

· 自然宗教

 

在自然宗教阶段,人们认为精神体现在物里面,人们把一个物当成精神来崇拜,比如在原始部落那里看到的自然崇拜或者图腾崇拜。

 

· 艺术宗教

 

这个时候人们崇拜的不再是自然物,而是人的艺术品,认为可以在那里找到精神。在黑格尔看来,埃及和希腊的宗教就是如此,埃及人把法老的陵墓,希腊人把诸神的雕像看成是绝对精神的显现。

 

· 天启宗教

 

艺术宗教有一个问题,就是人与神的关系仍然是一种外在的关系。但慢慢到后来,人发现原来他和神之间不是这样一种关系,相反,神就在他的内心之中,这样人才能达到了人神合一的地步,这也就过渡到了天启宗教阶段。

 

天启宗教的代表就是基督教。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上帝不再是那个外在于自己的隐秘的上帝,人在耶稣基督中就能够达到人神合一的状态,所以黑格尔用一句话总结了宗教内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统一,那就是“上帝已死”,说的就是《圣经》中的经典桥段,上帝道成肉身,成了基督耶稣的肉体凡身,并为所有人而死,此后,人也赎了自己的原罪,可以最终升上天堂,获得至福。也就是说,为了能够让人成为神,神成为了人并且受死,这样人和神就得到了内在的统一。

 

“上帝已死”这个说法其实源自路德宗赞美诗中的一句歌词,那个歌词就是:“连上帝自己都死了,躺在那里,他已经死在十字架上了”,这句歌词把天启宗教,也就是基督教的核心给唱了出来,而后来尼采的“上帝死了”也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

 

◆ 第三阶段

 

· 哲学

 

黑格尔认为宗教还只是以表象的方式去认识上帝,而人最终还是必须用思想和概念的方式去理解上帝。什么是以概念的方式来理解上帝呢?这就是哲学

 

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和宗教不一样,哲学不像宗教一样,用形象化的上帝进行思维。精神还需要超越天启宗教,在天启宗教中认识到精神本身,它发现原来上帝的存在最终是为了让精神自己成为上帝,当它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精神就在概念中成为了绝对知识。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整个意识的发展才经过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宗教,最后到达了绝对知识这个最高的顶峰。

 

在这个时候,黑格尔就说得十分明确:“物是我”,当意识发展到最后,意识最终意识到的东西,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绝对统一。这个时候“实体就是主体”。

 

· 总结

 

在爬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山路之后,黑格尔终于到达了人类理性的顶峰,在这里,主体和绝对精神完全合二为一,人的主体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高扬。如果黑格尔读过苏轼的《题西林壁》,他大概会十分赞赏这首诗,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在黑格尔眼中,他之前的所有哲学家都在登庐山的路上,所以根本无法看到整个庐山的景色,但是他已经不在山中,而是登上了峰顶,整个庐山的景色也都被他尽收眼底。

 

◆ 后世源流

 

谢林《世界时代》一书中就批评《精神现象学》虚构了一种历史性,整部著作其实是逻辑的,而不是历史的,辩证法看上去是有时间的,但实际上时间在黑格尔那里仍然是停滞的。

 

叔本华也在《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这本书中挖苦《精神现象学》,他认为读《精神现象学》的感觉就像是闯进了疯人院。

 

因为本身的晦涩难懂和后来哲学家的批判,在黑格尔研究中,《精神现象学》这本书一直是冷门。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这种情况才得到扭转,《精神现象学》在那个时候一下子就成了黑格尔研究中的显学。

这是因为一群法国知识分子开始认真研究和学习黑格尔,把黑格尔哲学给法国化。

1933-1939年,法国哲学家科耶夫在巴黎高等实用学院开始讲授哲学课程,主讲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并用“主奴辩证法”的线索开始重新解释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常来听科耶夫讲课的都是当时法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比如乔治·巴塔耶雷蒙·葛诺雅克·拉康安德烈·布勒东梅洛-庞蒂雷蒙·阿隆等人。

后来,科耶夫的课程讲稿也在巴黎的知识分子圈流传,读者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萨特加缪,就这样黑格尔在法国流行了起来。

从1930-1960年,法国思想界可以说是3H的时代,所谓的3H指的就是黑格尔(Hegel)、胡塞尔(Husserl)、海德格尔(Heidegger。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是当时还在世的大名鼎鼎的德国哲学家,而黑格尔早已去世百年,但法国知识分子依然如此崇敬他,可见他有多么重要了。

 

◆ 总结

 

简单来说,黑格尔认为意识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从个体意识到社会意识再到宗教领域的阶段,在这个繁复的发展过程中,意识不断扬弃自身而走向下一个阶段,最终走到绝对精神,实现了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阅读建议

 

“抓大放小”地阅读《精神现象学》;把《精神现象学》中的“绝对知识”部分和《大逻辑》的“导论”放在一起阅读: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对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意识发展运动的大势和要旨,而不要陷入每个意识形态内部那些细节的过渡推演,那样的话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会陷在里面很难出来。黑格尔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值意气风发的时期,所以这本书多少有些炫技的色彩,许多矛盾运动的推演过于繁复,比如在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章节,如果仔细梳理的话也有至少3个层面的矛盾运动。但这些环节其实并不都需要掌握,只要把握住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比如“感性确定性”中“这一个”和“普遍者”的矛盾,就可以了。此外,要特别关注“绝对知识”章,因为这是意识运动的终点和归宿,代表着意识最终升华为了绝对精神,这是黑格尔的真正意图所在,到了这一步,才能和《哲学全书》衔接上。但是“绝对知识”这一章写得很晦涩,不够清楚,建议可以参照《大逻辑》的“导论”来阅读,《大逻辑》的“导论”其实把“绝对知识”章要讲的意思讲得更加清楚。

 

◆ 进阶指南

 

1. 《黑格尔》,弗雷德里克·拜塞尔著,王志安、姜佑福译,华夏出版社,2019

2. 《黑格尔》,彼得·辛格著,张卜天译,译林出版社,2015

3. 《黑格尔导论:自由、真理与历史》,斯蒂芬·霍尔盖特著,丁三东译,商务印书馆,2013

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讲座:穿越意识哲学的自然和历史》,赫伯特·博德著,戴晖译,商务印书馆,2016

5.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马丁·海德格尔著,赵卫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评论(2)
热度(84)
  1.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πνεῦμα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