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νεῦμα

真正的歌唱是完全不同的呼吸,
它关系着子虚乌有。
是神的内在气息。是风。

西方哲学史笔记 – 03:诸神的世界 – 洞穴的内外

导读:柏拉图《理想国》导读笔记:一场关于正义的夜谈

 


 

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正义(Δίκη / δικαιοσύνη, δικαιοσύνης, ἡ)

 

《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的双船实验:道德与秩序是虚假的,只要轻轻一推,人性就能爆发最原始的险恶。

 

◆ 如何阅读《理想国》与柏拉图著作?

 

柏拉图著作的本质是戏剧,所以需要留意场景、时间、出场人物、对话主题与形式,注意对话是一个整体

这也是柏拉图的古希腊语原著比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语原著难读的原因。

 

◆ 《理想国》的创作与书名问题

 

a) 柏拉图的对话为何写就?

b) ὉδὲΠλάτων, τοὺς ἑαυτοῦδιαλόγους κτενίζων καὶ βοστρυχίζων, καὶπάντα τρόπον ἀναπλέκων, οὐδιέλιπεν ὀγδοήκοντα γεγονὼς ἐτη.

整理这次谈话,并将其梳理清晰的是柏拉图,他还对此次谈话作了诠释,使这部著作成为一部完整的著作,时年八十岁。

——第俄尼修《遣词秘要》 

 

《理想国》书名的翻译问题:

a) “理想”、《王制》(Politeia直译)与“国家” 

b) 译名是否准确、合理?该如何理解Politeia?

近一半的篇章(第四卷至第八卷)在讨论哲学中的理想城邦。但柏拉图是否真的赞同这种理想城邦?

 

柏拉图的对话录命名颇有特色,只有四部以主题进行命名:《王制》、《法义》、《智术师》、《政治家》,其他的篇目往往是以人名来命名的。

 

◆ 原文与译本推荐

 

校勘本:OCT版本、洛布本

译本:中译本:王扬本、岳麓书社的顾寿观本、台大徐学庸本、商务印书馆本

德译本:施莱尔马赫译本(WBG出版的Platon Werke)

英译本:剑桥蓝译本,布鲁姆译本

法译本:VictorCousin本、R.Baccou本

 

◆ 《理想国》的结构:上升与下降

 

第一卷是独立的吗?

 

卷一下降到港口,上升到善的话题;

卷七下降到洞穴,上升到善的本质;

卷十下降到厄尔神话,上升到善的城邦。

 

◆ 第一卷 开场:327a-328b

 

《理想国》开篇第一句:κατέβην χθὲς εἰς Πειραιᾶ μετὰΓλαύκωνος,昨天下到佩雷欧斯港。

1、κατέβην 下到:κατα(下降)-βαίνω(散步、看看、继续,引申出某种结论)

西塞罗称苏格拉底为第一个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的人。即苏格拉底将目光从超越世界的抽象概念转向城邦

正义似乎只存在于人群的共同体——城邦之中。

上升与下降:哲人下降,对比《奥德赛》中奥德修斯下降到冥府,对比第十卷,对比赫拉克利特的升降同路,对应哲学下到城邦。

2、χθὲς 昨天:灵魂回忆学说(其实人的灵魂本就带有全部知识,只是出生时忘记了,因此苏格拉底称自己为“真理的助产士”,他认为自己并不授予人知识,只是在帮助人们回忆起这些知识。)

3、对话不发生在城邦内。

4、佩雷欧斯港:有很多外邦人,而外邦人所信的神与雅典人所信的神并不一样。而苏格拉底最后被指控不敬雅典的神。这种隐秘的联系非常微妙。

 

τοῦ Ἀρίστωνος προσευξόμενός(动词 προσεύχομαι 未来时分词阳性单数主格中动态)

τε τῇ θεῷ καὶ ἅμα τὴν ἑορτὴν βουλόμενος

这是一个新举办的活动:人们去奠祭女神。但从古希腊原文τῇ θεῷ女神中看不出来这里即将祭奠的是哪位女神。此处就引出问题:人们是要去祭拜旧的女神吗?但又提及这是一个新举办的活动,说明以前没有举办过,那么以前为什么不祭拜旧的女神呢?那人们是要去祭拜新的女神吗?而这位新的女神又是谁呢?所以其实这里是在暗示,苏格拉底即将为雅典带来一个新的神明:哲学之神。同时也引出了最后对苏格拉底不敬雅典的神的控诉。在《法义篇》的开头,第一个单词即是θεὸς神明,暗示城邦的礼法来自神。而苏格拉底带着新神——哲学来到雅典,也暗示了他要为城邦带来新的礼法。

 

ἀπῇμεν πρὸς τὸ ἄστυ,离去,回到雅典城

τὸ ἄστυ:雅典的内城

内与外的结构:哲人与城邦的张力(联系对话不发生在城邦内)

 

苏格拉底的非自愿留下(327c):ὡς τοίνυν μὴ ἀκουσομένων, οὕτω διανοεῖσθε.

你们想好了,别指望我们会被你们说服。

哲人为何要重返洞穴?重返城邦?

 

λαμπὰς ... ἀφ᾽ ἵππων τῇ θεῷ

骑在马背上为女神进行火炬(比赛)

留意这场虔敬的比赛

火炬的含义

διαδώσουσιν ἀλλήλοις ἁμιλλώμενοι

竞技对希腊人世界观的重要性(延伸尼采)

 

327a到328b可以看作是整篇对话的开篇,这种开篇大致相当于希腊悲剧中的πρόλογος,开场,也可以理解为解围之神,类似于前情提要。

 

◆ 第一卷 克法洛斯:328c-330d

 

感到怀恋(ποθοῦντες):ποθοῦντες是动词 ποθέω 的现在时阳性主格复数形式,本义表示渴望,向往,带有错过的意味,引申出某种隐含着悔意或追忆的意味。

 

克法洛斯:καὶ τότε μὲν εὖ ζῶντες,νῦν δὲ οὐδὲ ζῶντες. 那时的生活似乎十分美好,而现在甚至都不能算是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时他们生活得舒适惬意,而现在完全没有了生活。

对比施莱尔马赫的译文:sie ... und damals zwar herrlich gelebt hätten, nun aber kaum nochlebten 那时候的生活不错,但现在不如往昔。

 

οὗτοι οὐ τὸ αἴτιον αἰτιᾶσθαι

ἡ αἰτία:原因

克法洛斯:他们没有找到原因——老年人不知道自己为何与年轻人不同;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是更好还是不好。

 

克法洛斯的正义问题:

1、虔敬

2、老人

3、欠债与归还

4、情欲的释放

5、笑声

6、宙斯在上

 

克法洛斯的归还问题:

1、为什么正义是归还?

2、归还作为正义的定义有什么问题?

3、克法洛斯为什么认为正义是归还?他在归还什么?(留意 τῷ δὲ μηδὲν ἑαυτῷ ἄδικον συνειδότι 自知没有做下不端行径的人)

4、克法洛斯的虔敬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意味着什么?

5、克法洛斯的退场 καὶ παραδίδωμι ὑμῖν τὸν λόγον

克法洛斯把这个话题(或论证)交给对方,他要去照料些τῶν ἱερῶν(与献祭有关的牲畜)。

西塞罗认为克法洛斯只是因为年老体力不支而退场(credo Platonem vix putasse satis consonum fore si hominem id aetatisin tam longo sermone diutius retinuisset),但真是如此吗?

克法洛斯与苏格拉底是无法对话的。并且苏格拉底所带来的新的哲学之神势必要取代虔敬的克法洛斯所崇敬的旧神与旧秩序,这中间没有和解的可能。

 

◆ 第一卷 波勒马霍斯:330e-336a

 

1、波勒马霍斯的“继承”一语双关。

οὐκοῦν, ἔφη, ἐγώ, ὁ Πολέμαρχος, τῶν γε σῶν κληρονόμος(你们那些东西的继承人)

苏格拉底再次一语双关σὺ ὁ τοῦλόγου κληρονόμος 把那个话题继承下来

所谓的继承:其实只继承了一半,没有完全继承。

此处暗示了波勒马霍斯的智识与经营祖辈事业的能力不如其父克法洛斯。

2、技艺的对象-正义的对象 τέχνη是什么?

3、契约登场-神圣的退场

4、敌我划分-正义是一种公共利益吗?

启发了《社会契约论》。

5、无法辨明敌人-不能真正明白「和平」的含义

决断的时刻(施米特的例外状态、《圣经》中“无花果树时刻”)

 

◆ 第一卷 色拉叙马霍斯:336b-354c 第一卷结束

 

色拉叙马霍斯(不节制的诡辩家):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色拉叙马霍斯的登场:πολλάκις... διαλεγομένων(数次想要打断)

又迫不及待地συστρέψας ἑαυτὸν ὥσπερ θηρίον(像野兽一样)ἧκεν ἐφ᾽ ἡμᾶς (扑向我们)

τίς ... ὑμᾶς πάλαι φλυαρία ἔχει(你们说些什么废话?)

εἴπερ ὡς ἀληθῶς βούλει εἰδέναι τὸ δίκαιον ὅτιἔστι, μὴ μόνον ἐρώτα(如果你真的想要知道什么是正义,你就不要只是提问)——对苏格拉底反问法(辩证法)的指控

色拉叙马霍斯的动机:钱与名声——所以他的论证总是与数字、金钱、权力挂钩

καὶ ὁ Θρασύμαχος φανερὸς μὲν ἦν ἐπιθυμῶν εἰπεῖν ἵν᾽ εὐδοκιμήσειεν (显然也乐意说一说,这样,他或许能够一下子声名显赫)

 

εἶναι τὸ δίκαιον οὐκ ἄλλο τι ἢ τὸ τοῦ κρείττονος ξυμφέρον(正义只不过是对强者有利的东西)

并且这是普遍的(ταὐτόν) 

对比《法义篇》

ΚΛΕ. Πῶς; ἈΘΗ. Ὅτι τὸ τοῦ κρείττονος ξυμφέρονἐστί.(雅典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统治者(强者论证)的自我矛盾:强者永远都会是强者吗?

 

1、色2:正义是他人的善,而非正义为自己造福(牧羊人比喻)

“非正义比正义更强大、更自由、更具有主人风格”(344c)

苏格拉底的反驳:区分技艺/赚钱; 

2、非正义与正义,哪一个更好? 

正义是智慧与美德(get better of) 

3、非正义与正义,哪一个更好? 

正义是群体生活的必须(匪帮论证)

正义的人生活得更好(功能论证)

 

◆ 第二卷 格劳孔:357a-362c

 

1、留意是格劳孔坚持要继续这场对话,拒绝色拉叙马霍斯的放弃( τοῦ Θρασυμάχου τὴνἀπόρρησιν),格劳孔极为勇猛(aei andreiotatos)

2、格劳孔的角色意义:意见。

διὰ δόξαν(按照(人们的)意见)

又见πεφυκέναι γὰρδή φασιν τὸ μὲν ἀδικεῖν ἀγαθόν, τὸ δὲ ἀδικεῖσθαι κακόν(就本性而言,人们都说,行事不义好,而承受不义不好) 

3、358a,格劳孔为何反驳? 

4、转向格劳孔的意义:

雅典一般群众的教导-哲学与意见(doxa)

正义不可能以被大众理解的方式教导(美德可教嗎?)

 

三种善(357b-357d),对比《法义篇》697-729,灵魂、身体和财产的三分

1、因其本身,也因其结果 αὐτό τε αὑτοῦ χάριν ἀγαπῶμεν καὶ τῶν ἀπ᾽ αὐτοῦ γιγνομένων

直译:喜欢这种东西是因为它自己和由它所产生的东西

ὁρᾶν, ἀκούειν, φρονεῖν, καὶ ὑγιαίνειν δή(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善于思考,身体强健:367c) 

2、只因其结果

3、只因其本身

 

357c:留意“看到”(比较卷一中的θεάσασθαι,动词,θεάομαι的不定过去时中动态不定式形式:观看)

苏格拉底的τρίτονδὲ ὁρᾷς τι ... εἶδος ἀγαθοῦ(你是否认为好的东西还有第三种 εἶδος)

注意,柏拉图最重要的术语之一 εἶδος 一词第一次出現。

εἴδω:see, perceive, behold; see a person, i.e. meet him, speak with him; see,i.e. experience; look, ἰδεῖν ἐς… look at or towards; see mentally, perceive; 看,观


 第五卷 次浪潮

 

私敌echtros-公敌polemios

后世的政治哲学与这两个概念息息相关:格劳修斯的公法学说

 

哲人与诡辩家的区别:

哲人是节制的,可以调和灵魂的三个部分;哲人渴求真理。

诡辩家多来自于之前的自然哲学学派,他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自认为已经对自然进行了祛魅,因此不再有敬畏。

 

医术医治身体,哲学医治灵魂。

航海术指引船只的方向,哲学指引灵魂和城邦的方向。

 

理想城邦中学习什么?

数学、天文、音乐、辨证法(哲学)

 

灵魂与城邦对应的三分:

理性、气魄、欲望

节制是灵魂的正义状态;每个人是其所是则是城邦的正义状态。

 

◆ 第六、七卷三大譬喻

 

1、太阳喻 Analogy of Sun

Form of Good

理型(idea)

知识的对象从善所获得

to einai te kai ten ousian

 

奥古斯丁“神圣光照”:The mind needs to be enlightened by light from outside itself, sothat it can participate in truth, because it is not itself the nature of truth.You will light my lamp, Lord (Confessions, IV.xv.25). 

笛卡尔“自然之光”:“所有科学不外乎是人类的智慧,它永远都是同一个东西。不管它被运用到多么不同的对象上,它由于对象的不同而发生的改变并不比阳光由于它所照亮的东西的多样而发生的改变更多。”(AT X:360, CSM I:9)

 

508d-e

非X不是黑暗或是不在场,而是Y的在场

通过Y看出X不在场或部分在场

黑格尔:Y促使人注意到X与非X的并存。

善是种(genos/genus)的王

数学是逻各斯本身(autosho logos) 的降一级

逻各斯本身即是辩证法。

 

2、线段喻

第一层——Higher Forms,真正的知识、纯粹知识、理性、辩证法、哲学;

第二层——Lower Forms,对第一层(辩证法、知识、哲学)的模仿:推论性知识,如数学;

第三层——Material Objects,对第二层的模仿:信念,如感官实物;

第四层——Images,想象、臆测,如阴影。

 

纯粹意见:由信念和想象组成。

 

在这四层中存在比例。

 

3、洞穴喻

 

最里面的是阴影(第四层),向外是造物(第三层)和篝火,接近洞口时开始抽象思考(第二层),走出洞穴后觅得纯粹知识、哲学(第一层)。

 

Per aspera ad astra.

越过难关,终达星辰。

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 第八卷 城邦体制

 

非正义的城邦体制:荣誉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

 

◆ 第十卷 厄尔神话


1、模仿是什么?

2、模仿与理型的关系

3、诗人与荷马史诗

4、对诗歌的模仿为何是有害的?

 

厄尔神话的目的:

1、灵魂不朽,面临审判

2、善恶终有报

3、对城邦的重新规训(相比于旧时代的诗歌)

 

◆ 总结


《理想国》探寻正义的定义,而正义的定义需要在共同体(城邦)中实现。

个人灵魂中的正义,便是灵魂保持节制。在城邦中的正义,则是每个人是其所是。

诗歌与哲学在争夺最高真理的解释权,也就是对城邦的立法权,故《理想国》以哲学来取代旧诗歌。

现实政治需要机运,而非强制实现。

《理想国》是柏拉图为古希腊人书写的新的神话。

评论
热度(79)
  1.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πνεῦμα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