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νεῦμα

真正的歌唱是完全不同的呼吸,
它关系着子虚乌有。
是神的内在气息。是风。

柏拉图《理想国》导读笔记:一场关于正义的夜谈

部分文本细读:西方哲学史笔记 – 03:诸神的世界 – 洞穴的内外


※ 以下笔记整理自wx公众号 知道人文 《知道经典》课程。

 

《理想国》和《法律篇》分别代表了柏拉图在中年全盛期以及老年总结期的思想成果。

 

◆ 板块划分:

第一卷。可能是柏拉图之前单独写成的一个短篇对话,叫《忒拉叙马霍斯篇》,后来放进了《理想国》里,它是全书的一个引子,相对比较独立。

第二、三、四卷。这三卷是一个整体,苏格拉底和格劳孔集中探讨“什么是正义”的问题。

第五、六、七卷。在第五卷的开头有一次突转,话题被引到了另一个问题上。这三卷主要探讨的是“哲学”和“哲人”的问题。“洞穴喻”即出自这一部分。

第八、九卷。主要是“政体比较”,探究“最佳政体”的问题。

第十卷。第十卷和第一卷一样,也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

 

◆ 内容概要:333341

三问正义、三个城邦、三次浪潮、三大比喻、四种政体、一个神话

 

《理想国》的第一个词是kateben,意思是“下到”。首句全句是“昨天我和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一起下到比雷埃夫斯港”。“下到”能令人想起《奥德赛》里“奥德修斯下到冥府”的故事。事实上,我们也能在《理想国》与《奥德赛》之间找到许多微妙的呼应。

 

第一卷

三问正义

克法斯:正义就是欠债还钱

珀勒马霍斯:正义就是扶友损敌

忒拉叙马霍斯: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苏格拉底否定了前述三个定义,于是有人询问究竟何为正义,苏格拉底认为前述讨论均基于个体意义,而不妨从城邦意义切入讨论正义的定义。

 

第二、三、四卷

三问城邦

小字:个体层面的正义,灵魂的正义,伦理学

大字:城邦层面的正义,城邦的正义,政治学

城邦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是一群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城邦起源于人的生存的自然需要,基于劳动分工形成。

虚构了三个言辞中的城邦:

基础的城邦:农夫、织工、建筑师

健康的城邦:在基础的城邦之上,多出医生、鞋匠/木匠/铁匠等工匠、商人、杂工……

发烧的城邦:在健康的城邦之上,多出猎人、艺术家、诗人、歌手、演员、舞蹈家、合同承包商、各种手工艺者、佣人、教师、奶妈、保姆、理发师、厨师、烹调师……

 

城邦发展到这一阶段,需要有护卫者,即军人,于是又转向此类人的教育问题。在思想史上,这一部分的“柏拉图删诗”被视为挑起“诗与哲学之争”的标志。

 

在第四卷末尾,苏格拉底给正义下了定义:正义就是城邦和灵魂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

城邦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居于上面的管理者、居于中间的护卫者和居于下面的普通民众。这三个阶层处于正确的关系当中,管理者治国理政,护卫者保家卫国,普通民众勤于生产,大家各得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城邦的正义。

个人的灵魂也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居于上面的是理智,对应的是城邦的管理者阶层;居于中间的是血气,对应的是城邦的护卫者阶层;居于最下面的是欲望,对应于城邦的普通民众阶层。灵魂中的三个部分,同样需要处在一种正确的关系中:理智支配人的灵魂;血气引导人奋发图强;欲望,则在理智和血气的严格监督下,被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就是灵魂的正义。

 

第五卷

开头突转:阿德曼托斯向苏格拉底提问,关于女性的问题。

 

三次浪潮:刚才构建的理想城邦,将会面临的三次重大考验,一浪高过一浪。

这三次浪潮分别是:男女平等、共【chan第三声】共【qi第一声】和哲人王。

男女平等:妇女同样应该接受和男子一样的体育教育和音乐教育,男人和女人在城邦中原则上地位平等。

共【chan第三声】共【qi第一声】:应该实行妇女和儿童的公有制,拆散自然的家庭,安排公婚,子女由整个城邦共同抚养。

哲人王:一个理想城邦必须由哲人来统治,这是实现这个城邦幸福的保证。

 

在这一卷的文辞中间,苏格拉底明显使用了一种相当不同的语调,这种方式被称为“苏格拉底的反讽”。换句话说,苏格拉底在这里指出,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在到达这个程度以后,它都会面临着一种潜在的危险。这种危险,在根本上来自于人的政治狂热。人们总会试图用一些看起来非常美好,非常有道理的学说,试图不切实际地改造现实政治,把人间改造成为一个玫瑰色的梦幻般的乌托邦。但恰恰相反,这种政治狂热最终往往给城邦带来巨大的危险,甚至是灾难。

 

第六、七卷

在接下来的两卷中,苏格拉底讨论了哲人、哲学及其在城邦中的位置,讲述了哲人的特征、哲人的职能,以及对于哲人的培养和教育、哲人所要经历的学习过程。

 

三大比喻:太阳喻、分线喻、洞穴喻

太阳喻:柏拉图用太阳和各种可以被看见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来比喻“美好”本身和美好的东西之间的关系。我们能够看清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是因为有着太阳的照耀,在太阳的照耀下,这些东西才一一呈现出它们的样子,但我们是无法直视太阳本身的。这就好比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美好的东西,但这些美好的东西之所以得以存在,是因为在它们之上有着一个美好本身,这个美好本身,用柏拉图的话说,就是“美好的理念”,而这个理念,我们是不能直接看到的。这个比喻,向我们点出了理念和可见事物之间的关系。

分线喻:柏拉图说,我们假想有这么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不相等的两个部分,一半代表可见世界,另一半则是不可见的理念世界。再把这条线段的两个部分,按照相同的比例,再各自分成两个部分,也就总共得到了四个部分。属于可见世界的两部分,分别是事物的“影子”和事物本身;而属于理念世界的两部分,则分别是数学和纯粹的理念。如同影子是一个东西的投影一样,数学是纯粹理念的投影,而整个可见世界又是理念世界的投影。

洞穴喻:在一个山洞里,有许多人面对着墙壁,他们的头被固定住了,没办法扭头看,只能盯着这个墙壁看。在这些人的后面,另外有一些人,他们举着这些东西的雕像,在走来走去。在更后面的高台上,有一个火把。所以火把的光照到这些举着的雕像上,就投影到墙壁上,形成了走动的影子。因为洞穴里的这些人只能看到这些动来动去的影子,所以他们就认为这就是整个世界。可是有一天,突然有一个人解开了身上的束缚,找了一条通道,走了出去,走出了这个洞穴,他看到了洞穴外的世界,看到了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他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在一个洞穴里面,自己所以为的全世界,都只不过是一些幻影罢了。然后他要返回洞穴,试图告诉大家,他们看到的只是幻影。但是,洞穴中并没有人听他的,反而觉得这个人是个疯子。其实,整个洞穴就是一个巨大的城邦,就是我们所处的人类世界。而我们所信以为真的这些东西,其实只不过是一些墙壁上的影子罢了。这就是洞穴喻的故事。这位出了洞穴,见到了真实世界的人,就是哲人。而哲人为什么不出了洞穴就干脆待在洞外,却还要下到洞穴,试图拯救自己的同胞呢?这意味着哲人的一种特殊的责任,他不仅需要自己得救,脱离了这个世界的幻影的束缚,见到了真善美的理念,他还需要再次返回洞穴,而这样的返回,终究是一件悲剧性的使命。他反而要背负被蒙在鼓里的同胞们所误解、所排斥甚至是被杀害的命运。毫无疑问,这让我们想到苏格拉底的故事。柏拉图用这样一个比喻,向人们讲述着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生命,当中也寄寓着对他的老师最深刻的理解与同情。而这里的“下到”洞穴,正呼应着全书开篇的那个“下到”。

 

以“洞穴喻”为原型,派生出了后来思想史上的许多著名探讨。例如,笛卡尔对于这个世界是否是真实的怀疑,著名的思想实验“缸中脑”,以及电影《黑客帝国》中的设定等等。

 

三大比喻,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中心,那就是理念世界与可见世界的二分,这一点是抓住柏拉图思想的核心。

 

第八、九卷

有了正义的城邦,那就还有不正义的城邦,即不完美的城邦政体。

四种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

四者之间是逐渐下降的关系,最好的荣誉政体,最差的是僭主政体。

 

第十卷

分为两个部分:摹仿论、一个神话

第一部分:在第二卷护卫者的教育时谈到“删诗”之后,苏格拉底又回到了关于诗歌的讨论。他认为,诗歌或一切艺术作品的本质,是对真实事物的“摹仿”,而真实事物又不过是对理念的“摹仿”。这就形成了西方文艺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大思想“摹仿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是对现实的表现。

第二部分:一个神话,即厄尔神话。通过这个神话,柏拉图告诉我们,应通过自我的反思求得内在的美德,从而过上一种真正称得上好的生活。

 

从《理想国》中我们读到,柏拉图真正期待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正义的征途,在追随理性的生活中顺利穿行。

 

◆ 进阶指南:

1、《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 译,商务印书馆,1986

2、《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布鲁姆 著,刘晨光 译,华夏出版社,2015

3、《王制》要义,[德]弗里德兰德,[美]克里格,[德]沃格林 著,张映伟 译,华夏出版社,2006

评论(3)
热度(154)
  1. 共1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πνεῦμα | Powered by LOFTER